图:海川国际控股董事长 李赋刚
他主操过多起震惊业界的大并购,备受企业家认可的顶层设计大师、行业少有的复合型专家,辅导过上千家企业转型——海川国际控股董事长李赋刚,做客“看见未来”英盛直播室,分享他的价值掘金之术!
素材来源:看见未来中国企业云峰会
企业的发展史——“轮回”与“进化”
l 何谓“轮回”?
“春夏秋冬是一个轮回;生老病死是一个轮回。那么,企业从初创期,到发展期,到成熟期,到衰退期,也是一个轮回。可以说轮回伴随着人或组织在成长中消亡的全过程。”
“轮回”犹如毛驴拉磨,不断转圈,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对于它的生命状态而言,没有实现质的进步,最后将随着时间流逝,一步步走向能量衰减的过程。
l 何谓“进化”?
“人们所追求的超脱轮回之上的可持续的发展状态,谓之进化。”
企业如果要摆脱轮回,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进化,就需要“进化”--即转型升级。
l 一家企业从小到大需要多少时间?
为什么小米、滴滴、摩拜等企业,初创问世不到两年就能够异军突起成为行业的领跑者,而有的企业家辛辛苦苦的拼搏一生守着那家企业,却没有太大的进展,甚至每况愈下举步维艰。这种看似充满矛盾的商业现象,到底是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偶然,还是“有心插花花不开”的必然?
很明显,很多企业喜欢采用“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的发展模式,而这种滚雪球式的发展,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乃至未来的商业环境了。
l 行业的洗牌浪潮已经到来,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是什么主宰着企业的兴衰?
李赋钢认为应该从两方面来看:“表象上,我们的利润越来越低了,竞争越来越激烈了,真正能够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核心人才越来越难留了,贷款越来越难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究其缘由,就在于目前的商业环境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商业环境的复杂程度也是历史空前的,如果仍依靠传统粗放的经验去经营企业,是很难获得持久的发展存活的。”
四个关键词:“转型”“升级”“进化”“系统”
l 关于“转型”
传统的企业经营都是围绕企业的利润展开的。李赋刚认为“企业经营都是围绕着“10-8=2的数字游戏去展开,其中:10是销售额,8是成本,2是利润,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升销售额,降低成本,提升利润去展开的。”
转型在于重塑、转变企业的价值结构,突破传统单一的以利润为追求的发展模式,去追求企业的增值性收益,或者是依托平台价值获得外延性收益。“转型”在于转型企业的价值结构。
l 关于“升级”
李赋刚以京东为例,从一家连员工工资都险些发不出的小公司到现在市值高达千亿美元,说明了如何利用企业升级把10-8=2这个数字做到极致。
所以“转型”转的是结构,是组织的效率,“升级”是组织模式的重构,提升的是效率。一个是围绕效率,一个是价值的模式,一旦搞清楚了“转型”“升级”的个中含义,就会发现其实是两个概念,不会再把它们混为一谈。该转型还是该升级,取决于企业的行业特性。只有找到问题核心,才能破局开悟,企业才能出奇制胜的发力。
l 关于“进化”
“为什么世界上的物种那么多,只有猴子进化成了人?”
这个看似“傻瓜级”的问题,却对组织有着深远意义。李赋刚随后做出解答:
“简单的回答:猴子当中的某一个种类具备着进化成人的基因。当我说出这个答案的时候,可能大家并不觉奇怪,但我们却未曾这样去思考。就像我们的很多企业,常常是养着一只小兔子,却做着有一天它能变成一只巨无霸的美梦。
企业的基因是什么?我们渴望企业基业长青,成为行业霸主,却没深究过我们的企业是否具备成为"霸主"的基因。不是每一种猴子最后都会成长为人,因为它需要后天持续的进化,就像火箭需要经过不断调试后才能命中靶心,企业的发展也是一样的,企业的开始你必须先赋予的基因,再随着时间调试、管控和修正,这两步缺一不可,有人却往往总是忽略第一步,殊不知第一步已经决定了你接下来的努力是否有价值。
在商业新生态的环境下,已经不是物种变得更好的时代了,不是我比你做得更好,我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因为现在的商业环境不是一个连贯性的环境,而是一个断崖式发展的环境,在原有的环境下当你渴望做得比对手更好的时候其实已经走到了死胡同里,断崖式发展的时代,是以新物种、以其颠覆性的非对称的商业价值来取代旧物种的时代。企业只有踏上进化、颠覆的道路,才有生存的可能。再小的企业都可以通过进化来取代物种。”
l 关于“系统”
许多企业家就像蜘蛛网上的蜘蛛人,被所学的碎片化知识束缚住了,所以会出现以偏概全、以假乱真的现象。
何谓“以偏概全”?
现象:通过不同的课程去学习企业战略、品质细节、文化建立、营销策略,到最后却学得一团乱迷失了方向;又或者老师让我们学“执行力”,说“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空谈”,结果回去把不听话的员工全部开除,弄得公司鸡飞鸭子跳,不得安宁。
误区:我们渴望通过一个点上的突破,获得企业整体上的优势,这是企业家在学习实践中出现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何谓“以假乱真”?
现象:企业反映员工积极性提不起来,所以会喊喊口号唱支歌,表面上振奋了人心,但事实上却是已经偏离了问题实质,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误区:被表象问题掩盖了背后的事实。
无资本,不言商,进化难持久
在企业的实践当中,有两件事情,一是“决策”,二是“执行”。那么“决策”和“执行”的关键在哪里呢?它们之间又有何不同?
总结下来,“决策”是要通过转换维度来进行决策,而“执行”是转换角度来最好的打成我们的目标。所以企业家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提升一个维度来看待现有的问题、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而执行层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通过最优的角度来达成既定的目标。
李赋刚举例,“自行车厂家之间的竞争,比如甲厂采取连锁自营的方式,乙厂采用了加盟的方式,这是同一维度不同角度的竞争,可以说是非常的惨烈,没有太大的差异性,因为能量级差不多,而自行车厂跟共享单车,这是两个不同维度的竞争,两者间完全不存在竞争性,维度的转换带来了能量级的巨大差异。当下的企业家应该思考如何提高差异化、提升维度去赋予企业一个崭新的基因,以压倒性的方式,要么整合,要么灭掉。”
网站备案号: 版权所有: 网
Copyright 2015 Enterprise Management Training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